您好,歡迎來到農機1688網!  |  官方微信
     手機版

咨詢熱線

18701651688

掂一掂中國飯碗的成色 ——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述評(上)

   2019-08-14 經濟日報喬金亮5710

值得注意的是,近年來,一系列創(chuàng)新型舉措接連出臺。2015年1月,國務院印發(fā)《關于建立健全糧食省長責任制的若干意見》。這是首部落實地方政府糧食責任的文件。2016年1月,中央決定,加大財政對糧食作物保險的保費補貼比例,提高7.5個百分點。這是在供給側穩(wěn)定糧食產能的創(chuàng)新型措施。2019年2月,《關于金融服務鄉(xiāng)村振興的指導意見》發(fā)布,首次提出圍繞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,做好糧食金融服務。

 

從減法到加法,由常規(guī)性措施到創(chuàng)新型舉措,大國糧食的根基日益牢固。中國的糧食不僅體現在當期的產量上,還體現在對未來產能的培育上。目前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.548,一半以上農田實現了旱澇保收;農業(yè)科技進步貢獻率已達58.3%,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率超過68%,農民不再“面朝黃土背朝天”。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,讓中華糧倉越來越穩(wěn)固,確保任何時候都能產得出。


現代農業(yè)經營體系強

 

推進承包地“三權分置”改革、推進土地流轉、引導鼓勵農民建立專業(yè)合作社,一大批懂農業(yè)、愛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進入農業(yè)

 

近年來,大量農村青壯年進城務工,種糧農民呈現老齡化和兼業(yè)化,“誰來種地”成為必須直面的問題。伴隨資源環(huán)境亮起了紅燈,如何構建的經營體系擺在人們面前。

 

從統(tǒng)到分,再由分到合。新一輪土地制度改革讓地不再是那塊地。2014年起,中央推進承包地“三權分置”改革,發(fā)展適度規(guī)模經營。截至2018年底,土地流轉面積超過5億畝。目前,有農民合作社217.3萬家,家庭農場近60萬家,農業(yè)社會化服務組織36.9萬個。當懂農業(yè)、愛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進入農業(yè),“誰來種地”找到了答案。他們和億萬小農戶一起,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。

 

“大國小農”是我國的基本國情,小農戶數量仍占農業(yè)經營主體的98%以上。但是,一些地方卻存在著忽視小農戶、過于向大的經營主體傾斜的現象。針對這些情況,今年中辦、國辦印發(fā)了《關于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(yè)發(fā)展有機銜接的意見》,對扶持和提升小農戶作出部署。這體現了政策的平衡性,既發(fā)揮適度規(guī)模經營的引領作用,又穩(wěn)定小農戶家庭經營這個基本面。

 

產得出,還要供得上。我國不斷進行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。從放開集貿市場經營到農產品交易日益國際化,從曾經的農產品價格“雙軌制”到如今的農產品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并行,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最終引入了市場機制,給農業(yè)生產帶來深刻變化。

 

產量高,還要價格好。2004年以來,我國充分發(fā)揮價格的杠桿作用,堅持并完善稻谷、小麥收購價政策,推動建立玉米、大豆“市場化收購”加“補貼”的新機制。按照市場定價、價補分離的原則,我國逐步建立價格低時補生產者、價格高時補低收入消費者的機制。穩(wěn)定的收益預期調動了億萬農民的積極性。

 

“五谷者,萬民之命,國之重寶。”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,不僅為經濟社會發(fā)展提供了有力支撐,也讓我們更有底氣應對國際復雜環(huán)境。 

 
標簽: 糧食
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
 
更多>同類農機資訊
推薦圖文
推薦農機資訊
點擊排行